山东社科论坛青年人才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上合区域研究”在济南召开

时间:2023-12-28 17:48

12月21日,山东社科论坛青年人才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上合区域研究在济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承办。来自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等40余家院校和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校(院)长杨美红出席会议并致辞。


开幕式现场


6位全国区域国别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上合区域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山东大学俄罗斯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建刚


山东大学俄罗斯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刚教授作了题为《山东区域特色文化“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路径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他从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背景入手,分析新时代赋予外语研究和翻译人才的新使命,要对接国际话语,由中国人译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从而促进世界文明交融互鉴。同时,培养好知华友华爱华的新一代汉学家。对就山东应发挥独特的地域及文化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及模式研究提出了有益思考。


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教授(原驻阿拉木图总领馆文化理事)王庆平


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原驻阿拉木图总领馆文化领事)王庆平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及核心功能,总结了开展司法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基地建设等取得成绩,分析了中哈两国文化、教育、科技、产业等合作交流情况,并详细阐述了中哈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展望。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教授 赵少峰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少峰教授作了题为《学科交叉与上合区域研究》的报告。他从学科本是融合的,学科细化是人为的及科技赋能区域国别学建设和研究入手,指出交叉学科视域下的上合区域研究需把握并思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统一模式与多元发展、外国研究模式与中国学术话语等八种关系,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以语言为基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开展田野研究,丰富研究内容等融合路径。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院长 郑师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院长郑师作了题为《与上合同行 和世界共舞——上合示范区成立5周年背景下的国际合作成果及机会》的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上合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间经贸合作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其建设的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就。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马斌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斌作了题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设施联通的成就与前景》的报告。报告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施联通的主要框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中国大通道建设的依据、规划和主要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通道建设的主要竞合关系,从国际关系视角对“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介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上合区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李金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上合区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金萍副教授作了题为《上合区域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例》的报告。指出跨学科研究团队,海量遥感数据和成熟的信息挖掘工具,对开展上合区域科技与产业研究具备一定的优势,要进一步为加强我省与上合区域国家交流合作贡献智库力量。


青年专家座谈互动现场


论坛设置了现场交流互动阶段,青年专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对咨政服务支撑的话题展开讨论,并与现场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

本次研讨会以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上合区域研究中心承担的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智库研究项目)《上合组织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为依托,深入开展学术研讨,推动学科建设,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收到论文60余篇,对深化“一带一路”研究,不断推动青年人才、团队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加快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潘宏庆

编辑:胡 啸

校对:徐文杰

审核:贾斌昌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