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49
2023年7月5日至7日,由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中共烟台市委党校(烟台行政学院)承办的第九届东方行政论坛暨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公共管理年会在烟台举行。论坛是山东省社科联2023年社会组织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主题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100余名行政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执行局常务副主席邓文奎作题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预警制度》的报告,重点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的基本情况、公共卫生预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鲍静研究员作题为《大变局与治理现代化》的报告。她从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行动与思维、数字政府建设维度等方面作系统论述。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参事,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张述存作题为《关于数字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趋势正在倒逼数字政府建设,亟需各级政府制定有效措施应对。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熊易寒教授作题为《迈向社会治理共同体:精细分层社会的利益分化与价值整合》的报告,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挑战、精细分层社会的形成、迈向社会治理共同体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贾海彦作题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的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深化我省“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提出建议。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于秀琴作《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的主题报告,认为仍存在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信息覆盖有限、村集体经济、社会组织、村民难以数字赋能精准决策等问题,其原因是数字理念还没形成、数字平台建设主体单一、数字风险缺乏法律保障等。提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效能路径主要有,构建乡村数字治理主体多元参与体系和权责体系、探索数字赋能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思路、探索乡村治理的信息搜集机制、以地级市或者以省为单位统一构建乡村治理的数字平台降低建设成本。
青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陈洪连就《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功能定位、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作主题发言,认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意味着党组织能够有效嵌入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彰显核心地位和政治权威,统合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各种要素,规避自身的“脱嵌”“空转”“悬浮”等问题。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授、菏泽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张存俭作题为《关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计量分析及基层治理研究》的报告,认为基层治理必须抓好三大建设:一是思想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方向、关注五大建设领域;二是组织措施,中央统筹设计、省市负责推动、县乡狠抓落实,实现三级联动;三是重点突破,如基础设施、文化科教、人才振兴、数字乡村、绿色乡村、物流体系、服务体系、基层治理体系等。
齐鲁工业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赵金国作《浅谈基层治理中的社区矛盾化解机制》的主题报告,指出矛盾化解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需要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建设“党建+信访”机制、创新“商量平台”工具、打造“三调联动”体系、构建“警民联调”格局、发挥“速裁团队”作用等,都是基层社区矛盾化解的重要创新举措。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来丽锋作《“四轮”驱动下的城市合作治理现代化之道——以淄博市为例的一个框架分析》的报告,从城市合作治理的政治考量驱动、经济利益驱动、情感驱动和数字驱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东营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种效博作《乱象与迷茫: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的靶向所在》的主题报告,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应从应然与实然的辩证思考、法治与创新的有机契合、当前与长远的现实统一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指导。
临沂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宋佳栋作题为《加强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提升政社治理效能》的报告,认为要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用“小程序”解决“大问题”。
供稿:刘 磊
编校:张守勇 胡 啸 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