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5 16:23
10月21日,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以“运河文化与文化济宁”为主题的山东省第九届运河论坛。
本次论坛学术成果丰硕,共收集论文108篇,其中收录论文集96篇,近70万字。14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作了主旨发言,80多位作者在分论坛交流发言。山东省政府原副秘书长张德宽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大会主旨发言环节。
论坛开幕式上,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广立,济宁市人大原副主任杜昌华,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傅现强等领导同志分别致辞讲话。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济宁市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杨义堂带来了《运河文学三部曲》的精彩分享。他通过深入地研究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运河文学的独特魅力,为运河文化的传播贡献了力量。
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南将军发表了题为《如何打造新时代济宁“运河之都”》的演讲。他针对新时代济宁“运河之都”如何定位、如何打造,提出了新时代“运河之都”要高举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的旗帜,打造大运河申遗后的“运河遗产之城”;要建设运河齐鲁文化高地,打造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两创示范之城”;要赓续“漕运文化”,打造为国家、为民生、为“一带一路”作贡献的“运河航运之城”;要注重提升运河经济文化的效益,打造“河、城、珠、面” 为一体的“运河烟火之城”;要打造推进运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运河科技之城”,为济宁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济宁市政协第九届、十届副主席张九韶以《济宁城文旅火起来,我愿拾柴助燃烧》为题,对运河记忆文旅项目的开发,太白湖景区建设,以及太白楼和南池的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咨询李殿魁的《白英献策的现代意义》,从白英献策的历史背景,历史性科技贡献,以及对山东旅游事业发展的初步构思等方面,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智慧,探讨了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室负责人高峰,济宁市运河研究会会长杜庆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中心党支部书记、教授姚洪运,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孙彦韬,济宁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姜传岗,济宁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运河文化专班副主任焦振炜,济宁市国资委事务中心副部长赵青,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馆员赵磊,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胡梦飞,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授、文博研究馆员胡广跃等多位专家结合各自研究做了主题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济宁要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为“走在前、挑大梁”的“文化两创之城”。
下午,论坛进入分组活动研讨环节。参会人员分成4个小组,围绕运河文化的不同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运河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本次“山东省第九届运河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助力文化强省建设贡献了社科学术社团力量。
供稿:社团部
编辑:李宝兴 校对:社团部
审核:卢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