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社科联:坚持“四个强化” 全力服务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

时间:2025-01-06 16:19

2023年10月,山东省政府印发《支持泰安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这是山东省制定的首个以黄河战略为主题的重大区域战略,也是首次为泰安量身打造的重大省级战略。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高规格动员大会,成立6个重点工作专班,举全市之力,全面推动。

泰安市社科联是保护传承黄河·泰山文化专班成员单位之一。市社科联以弘扬黄河·泰山文化为己任,自觉扛起服务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的重大责任,凝聚社科智慧,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服务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有关做法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33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一、强化研究阐释,为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充分发挥泰安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做好研究阐释、传承发展工作,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聚焦泰山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汶口文化、红色文化,实施泰山文化研究工程,深度挖掘和阐发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一是编辑出版精品力作。编辑大型文献丛书《中华泰山文库》,已完成出版40卷。出版《山东文化廊道故事丛书》泰山文化故事卷、《泰山编年通史》《全泰山诗》《全泰山赋》《泰山文化社科普及读物系列丛书》等众多有影响力的著作100余部。其中《泰山编年通史》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二是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期刊刊发有关泰山文化、黄河文化的学术论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项,省级社科课题40余项,市级文化“两创”类社科研究项目200多项,获评文化“两创”类省市级社科优秀成果100余项。三是形成一批调研报告。围绕泰山文献、民俗文化、乡村文化、文旅融合等内容,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调研,形成《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调研报告》《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泰安市建设全国首家新闻出版特色小镇的调研与实践》等高质量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泰山学”学科建设列入省、市重大社科课题研究项目。


二、强化宣传交流,着力提升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策划组织社科理论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新媒体矩阵、社科普及活动等,讲好泰安故事、传播泰安声音。一是组织策划高水平文化论坛。先后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两个确立’理论研讨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理论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新时代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研讨会”“泰山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世界名山研究与山岳文旅融合发展国际会议、泰山文化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座谈会等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连续10年承办山东社科论坛,凝聚专家智慧,提升泰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组织策划宣传纪录片。纪录片《脉动泰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荣获202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十佳”视频。纪录片《大泰山》《大汶口》由山东广播电视台、泰安市委市政府共同策划出品,先后在山东卫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电视外宣片《泰山封禅之路》、《讲故事·话泰山——泰山文化社科普及系列片》,分别荣获2020年、202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视频。三是创新社科普及形式。利用社科普及周、“双月课堂”“社科专家下基层”“泰山大讲坛”等平台,发挥140余处社科普及教育基地作用,通过“文艺+宣讲”“故事+宣讲”“红色+宣讲”“数字+宣讲”等形式,每年组织宣传宣讲400多场次。有6场活动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百场特色宣讲活动。18项作品分别荣获“齐鲁优秀民俗文化数字作品创造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人气奖等各类奖项。泰安市社科联推荐的《泰山挑山工》获得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山东赛区第二名、全国大赛个人优秀奖。《传承红色基因 立德树人铸魂》荣获山东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宣传普及技能竞赛全省唯一一等奖,泰安市社科联荣获“优秀组织奖”。《泰山之魂》《泰山挑山工扁担》分获山东省精品旅游文创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人大代表、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首席专家周郢教授荣获2023年“齐鲁最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者”。


三、强化队伍建设,为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既体现社科事业的发展后劲,也保证社科事业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强智库建设。选聘文化“两创”领域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科研机构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社科专家库,专家库专家已达268人。实施“泰安社科新秀”人才工程,实施青年人才团队建设,已选聘社科新秀27人。二是强化泰山文化宣传。吸收驻泰高校、中小学教师、导游、泰山文化爱好者、文化传媒从业者等各类群体,组建215人的泰山文化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社区、企业、部队等单位进行泰山文化宣讲,每年开展基层宣讲300余场,对传播泰山文化、宣传泰安泰山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举办人才培训。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承办首期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高级研修班,邀请社会科学名家授课,全省46所高校的80名社科青年人才团队学术带头人参加培训。举办泰山文化和泰山文献高级研修班3期,来自清华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外20余所高校49名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学习研讨。四是强化研究基地建设。命名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泰安大汶口文化研究院、泰安市泰山石敢当研究院、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等社科研究基地4批共26处。推进泰山文化“两创”基地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基地已在泰安落成。


四、强化成果转化,推动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切实重视成果转化工作,以务实举措做好泰山黄河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努力在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上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强化规划引领。高规格成立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委员会和专家智库,高标准编制《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和《泰山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动态实施重点项目战略,每年召开高规格大会对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安排部署。二是强化业态创新。大宋不夜城、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泰山东御道已落成启用,成为泰安文旅“新名片”。积极推进泰山博物馆、泰山新闻出版小镇等十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成为全国最大新闻出版产业集群,目前已有143家文化企业入驻。深入实施“山东手造·礼遇泰安”工程,壮大泰山玉、泰山茶、泰山黄精、桃木雕刻等产业规模,推出城市吉祥物“泰吉祥”(敢敢)和“泰如意”(当当),以及“泰有礼”等系列文创产品。建成非遗工坊100余家,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责任之心推动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积极争创泰山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是强化项目支撑。启动建设“红门—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等新项目,建设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泰安乡愁博物馆、泰安市泰山石文化博物馆等非国有泰山文化博物馆集群。打造“幻境泰山”“飞跃泰山”“英雄石敢当”等文化体验项目。推进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生态风景道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天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也是全省唯一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做大“泰山+”文章,努力推动泰安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供稿:泰安市社科联

编辑:李宝兴 校对:交流中心

审核:卢文娟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